7月10日,我院张振医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《膳食养生及体质调理》的健康知识讲座,微博平台(账号:瑶医医院)同步进行直播。您可至微博观看直播回放或阅读本篇文字版总结。
食养为先:日常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基础,通过合理搭配食物预防疾病,如《黄帝内经》提倡“饮食有节,起居常有”,体现了“治未病”的思想。 食治为本:对于轻症或疾病恢复期,优先考虑利用食物的偏性调理身体,如孙思邈提出“食疗不愈,然后命药”,提升了食疗在医学实践中的地位。 药食互补:在疾病较重时,药物起主导作用,但食物可辅助减轻药物毒性、增强疗效,如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甘麦大枣汤,用常见食物治疗疾病。 瑶族人依托地区环境和季节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,其特征为“五低三高”,即低脂肪、低热量、低动物蛋白、低盐、低糖,高维生素、高纤维素、高矿物质。瑶族饮食和我们的现代饮食观念不同,他们主要以菜蔬为主,肉食为辅,菜蔬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,加之季节的变化其饮食也随之变换,多样性构成了丰富的营养。所以,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群要想做到食疗养生,必须要以少油少盐、饮食清淡为基础。 瑶族养生茶: 春——多火毒解毒茶——绞股蓝茶5~10克 夏——多暑热解暑茶——甜叶菊、葛根5~10克 秋——多犯困醒脑茶——薄荷、甜叶菊5~10克 冬——多寒气暖胃茶——姜+红茶5~10克 瑶族养生菜:火麻青菜汤 主料:火麻仁(油)、水、青菜 方法:先把火麻仁放入锅中,待出现泡沫油状物后放入青菜。 火麻仁油的作用: ①含不饱和脂肪酸、亚麻酸、麻酸 ②促进新陈代谢消耗脂肪,能够瞬间提供身体所需能量 ③润肠通便、预防脑动脉硬化、对心脏有溶栓作用。 组成: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。 功效:调和营卫,解肌发表。其中生姜、大枣既调味又调和营卫,是药食同源的典型应用。 组成:当归、生姜、羊肉。 功效:温中补虚,祛寒止痛。用于治疗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,是药膳疗法的鼻祖级方剂。 组成:小麦、甘草、大枣。 功效:养心安神,补脾益气。用于治疗妇人脏躁,是典型的食疗方剂。 组成:猪皮。 功效:养阴润燥,清热利咽。用于治疗阴虚咽痛,是典型的以血肉有情之品养阴润燥的例子。 (本文图源网络,侵权删)